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进行信息化改造是中国企业顺应历史潮流,走向全球市场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企业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企业提升网络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的ERP在经过了艰苦的探索之后,已开始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明显特点: 1、对ERP作用的社会认知度有了明显提升; 2、ERP实施的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 3、ERP实施中的专家资源开始得到明显重视; 4、ERP发展过程中急需的实施人才有了明显增加; 5、ERP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研究和方法论研究开始取得明显进展。 ERP研究和实施专家队伍的崛起,将改变长期以来ERP供应商、生产商主宰ERP实施市场话语权的局面。市场和客户将听到客观的声音、真实的声音、理性的声音。像互联网实验室,易观国际,IT168专家委员会等一批国内研究和咨询机构已经就ERP实施方法论的研究、ERP实施管理学的研究和ERP实战案例研究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批有分析、有思索、有分量的理论成果也即将面世。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研究已经呈现出开放性格局,已经和美国、德国等跨国专家实现了同步研究和整合研究。这表明我国ERP应用理论研究已经开始起步,而且必将更好的推动和指导ERP的应用实践。 但是,不能不看到的是:ERP应用和实施中的大量问题还有待研究,就连最简单的概念,例如什么是ERP的成功、成功实施ERP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等基本概念也还在业界说不清楚。ERP实施中失败率高的问题不仅困扰着业界,也困扰着企业家。如何尽快提升成功率也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有效地方法。 尽管整体来看我国ERP人才有了明显增加,但是在一些关键性人才方面我们还非常欠缺,例如ERP实施的急需人才——实施经理就还相当缺乏。尽管有的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培养了一些实施人员,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适应发展的需要。甚至对于这些只经过短期培训的人员有多少能够承担起实施经理的职责都还有待事实的检验。 另外,在ERP系统与OA等其他系统间集成的问题方面仍然是相当多企业的心头之患。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的思索,认真的对待,切实的加以解决。
目前,我国已有几千家企业实施ERP,但据不完全统计,所有的ERP系统应用中,按预算成功实施实现系统集成的只占20%;没有实现系统集成或实现部分集成的有30%-40%;而失败的却占50%。并且在实施成功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外资企业。这足以表明国内企业在实施应用ERP系统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急待我们克服和改进。 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的约束条件影响ERP成功实施,所以实施过程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而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如果对可能存在的约束和可能发生的风险缺乏应有的预见必定影响ERP实施的成功率。 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的约束条件影响ERP成功实施,所以实施过程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而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如果对可能存在的约束和可能发生的风险缺乏应有的预见必定影响ERP实施的成功率。 实施EPR项目的过程,是用现代管理理念,对企业传统的、落后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的一种脱胎换骨的革新和再造。对企业的管理权限、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管理效果都将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涉及到诸如权力、职位、利益等方方面面的重新再分配,这就决定了在ERP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然遇到观念的碰撞和艰难的磨合。 这种实施中的风险和实施中的困难以及失败率高的困扰,再加上实施费用高的压力,使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不敢贸然实施ERP,相当多的企业现在还处在观望徘徊的状况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规模启动ERP市场是不切实际的。 |